太原地铁1和3号线沿线设计五类示范站点

导语 轨道交通1、3号线两侧约500米91.8平方公里范围,重点是轨道交通1、3号线沿线规划策略和五大重点站城市设计引导。五类重点示范站点分别是针对组团站的城市复兴型、针对综合枢纽站的站城融合型、针对一般站的组团邻里型、针对中心站的片区中心型、针对尽端站的车辆段类型。

  太原地铁1、3号线沿线,设计五类示范站点!

  城市复兴型、站城融合型、组团邻里型、片区中心型、地铁小镇型,我市轨道交通1、3号线沿线将设计重点示范站点,并引导实现沿线TOD(公共导向模式)类型全覆盖。12月1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轨道交通1、3号线沿线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此次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主要为轨道交通1、3号线两侧约500米91.8平方公里范围,重点是轨道交通1、3号线沿线规划策略和五大重点站城市设计引导。

  五类重点示范站点分别是针对组团站的城市复兴型、针对综合枢纽站的站城融合型、针对一般站的组团邻里型、针对中心站的片区中心型、针对尽端站的车辆段类型。

  矿山公园站

  “城市复兴型”示范

  西山片区作为太原重要产业片区,亟需依托1、3号线的机遇实现再次复兴。设计并制定片区品质提升的“西山复兴计划”,增设矿山公园站,实现西山旅游资源与城市的联动;土地化零为整、复合利用,释放土地价值;强化区域公交换乘,地块互联,打造多层次的交通系统,扩大地铁的影响范围;补位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配套水平,打造西铭路西山活力中心;植入多功能复合空间,超前策划打造承载TOD+5G场景的数字城市底板,打造智慧“西山”;打造西山乐业之城、乐活之地、乐居之所,引领沿线产业片区“城市复兴”发展示范。

  下元站

  “站城融合型”示范

  下元站作为太原河西副中心,通过地铁与公交枢纽的便捷换乘、枢纽与商业的无缝融合、交通枢纽立体上盖,提高站点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城市文化体验目的地、迎泽大街城市绿心、重塑副中心城市标志与天际线,树立河西新地标。打造沿线交通功能主导片区的站城融合发展示范。

  朝阳街站

  “组团邻里型”示范

  朝阳街站应对传统商圈发展与沿线邻里品质的提升诉求,改善商业步行环境,提升组团出行品质。增补多样化服务设施、绿色节点、智慧社区系统有效提升组团生活品质。打造交往、交融的朝阳活力“新商街”,打造沿线“组团邻里型”站点提升示范。

  坞城南路站

  “片区中心型”示范

  坞城南路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片区与太原南站高铁片区的衔接点,通过重塑城市风貌和水岸活力,打造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交通智慧功能复合升级的“城市客厅”;打造晋阳多元共存、新旧交织的城市文化高地;打造太原南部引领城市文化内涵的“片区中心”。以“城市客厅”触媒引领沿线片区中心型站点提升示范。

  东峰车辆段

  “地铁小镇型”示范

  东山片区是提升省会辐射带动力,带动太原城市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黄金区域。东峰车辆段利用自然高差,两车辆段叠加放置,释放巨大土地价值。结合场段增设站点与P+R系统,加强公交接驳,扩大末端站辐射能力,串联特色城市节点,打造社区品质出行路径。整合周边高教资源,打造太原产城融合、高新技术的创新高地。文化与生态相互交融,打造太原东部城市公共文化的展示窗口,形成产城共融的太原地铁小镇TOD模式发展示范。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太原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地铁】可获取太原地铁官网入口/APP下载入口、最新票价、乘车码获取流程、学生卡/地铁卡办理、地铁线路/时间/站点、接驳公交线、地铁1号线+2号线最新消息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