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八一小学入学条件、招生范围、报名资料
导语 太原市幼升小、小升初可以通过登录太原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我的太原”APP、“太原教育”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
太原八一小学
八一小学校位于小店区风景秀丽、学府林立的坞城地区,是一所区属公立小学。学校建于1984年,校园占地16亩,现有38个教学班,现在校学生2500余人,在职教职工9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90%,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47名,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1名
学校性质:公立
入学条件
凡2011年8月31日及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等,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校不接收2017年8月31日前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招生范围
东起建设南路,南至坞城北街(包括坞城北街路南的居民子女)—军民路—八一街,西至体育路,北到并南西一巷-并州路-狄村南街(包括美印厂居民子女、坞城社区居民子女)。太航仪表厂区域除外、并州南路西一巷以南铜厂宿舍居民子女除外、狄村南街路南的居民子女除外。
升学情况:五十一中
报名所需资料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登记报名须提供:
①《居民户口簿》
②《房屋所有(产)权证》
③《出生医学证明》
④《预防接种证》
适龄儿童户籍变更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30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登记报名须提供:
①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原籍《居民户口簿》;
②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2016年4月30日前办理);
③进城务工人员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2017年4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营业执照》(2016年4月30日前办理);
④随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接种证》。
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太原市六城区小学入学的,登记报名时需提供:
①《居民户口簿》;
②在本市六城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2016年4月30日前办理);
③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2017年4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
④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接种证》;
⑤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扶贫手册(或其他相关证明)。
“人户一致”适龄儿童入学
户籍所在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与实际居住地(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房产证)一致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
(1)当登记报名人数未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全部安排在学区小学入学;
(2)当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落户时间顺序安排入学;
(3)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未能在学区小学入学的,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入学。
直系亲属系指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县域内“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但户籍、住址分离(即“人户分离”)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但不得择校。
跨县域“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1)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学校入学。
(2)“人户分离”适龄儿童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入学的,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区小学教育资源情况和本地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情况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3)跨县域“人户分离”适龄儿童的入学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县(市、区)实际制定。
本市户籍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入学
(1)无房户凭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由集体户口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2)有房户凭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房产证,由实际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3)本市户籍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入学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区小学教育资源情况和本地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情况,结合本县(市、区)实际制定。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1)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证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和要求,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但不得择校。
(2)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根据小学入学信息登记的实际情况,制定随迁子女入学具体实施办法、科学合理确定接收随迁子女就读小学校,并向社会公布。
(3)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按照“统一安排、分步实施、确保入学”的原则组织实施:
一是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加大随迁子女入学的统筹力度,根据随迁子女数量、入学条件、居住范围、接收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等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不得实行由随迁子女自主联系入学的方式;
二是在本区域公办小学校学位数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加快中小学校建设、督促配建中小学投入使用、县(市、区)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或租赁符合办学条件校舍等办法解决;
三是根据本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布点和生源数量的实际,提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缓解小学入学压力。
两县贫困家庭子女入学
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居住地入学的,参照县域内“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办法执行。阳曲、娄烦两县教育局应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本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具体办法。
特殊适龄儿童入学工作
(1)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
(2)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引进的各类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的意见》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