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山西博物院四大新展时间+地点+简介
导语 9月,山西博物院将迎来四大新展,分别聚焦黄河流域青铜文明、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古今伉俪书画展,以及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四大新展各具特色,从不同视角,见证华夏文明历程。其中3个展览均在9月16日开展。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023年12月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无数华夏儿女,孕育了厚重的大河文明。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早期铜器滥觞于黄河上游,青铜文明曙光初现;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出现了“器以载礼”的早期国家,奠定了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历史格局;夏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文化达到鼎盛。青铜器与礼仪的结合,形成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礼乐文明”,并成为王权之象征、国家之力量。
“秩序与和谐”的礼乐精神,千年传承发展,深刻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更实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本次展览将汇集三十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百余件文物,集中展示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的丰富内涵,一场青铜盛宴邀约您的到来!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6日-2023年12月17日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一层
百万年前,山西成为早期人类理想的栖居地。大河厚土的滋养下,远古人类斫石成器,渔猎采集;一万年前,先民抟土为陶,聚族成邑;五千年前,西阴彩陶远播,文明肇作;陶寺继踵,尧舜立都,“中国”初现!
夏商周三代,铸鼎象物,以器载道,崇礼重德。晋邦崛起,九合诸侯,屏藩王室,奏响时代强音!
秦汉续统,北朝兴替,以华夏之道守中致和,多元一体,奠定隋唐盛世之基。长城内外,丝路东西,平城晋阳,文明汇聚!
唐宋以降,承千年文韵,金石碑帖,篆隶楷草,神游翰墨,文以载道,展现华夏风骨意蕴。山右艺苑,繁星闪耀,经世致用,赓续华夏文脉……
本次展览将展出百余件文物,通过山西文物聚焦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从山西古代文明的发展及演变轨迹中深度发掘文物中蕴含的中国精神特质,多层次阐释文物的多元价值,构建多层次、有深度的叙事框架。
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
展览时间:2023年8月31日-2023年11月30日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主馆四层书画厅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结为连理枝。古今艺坛,伉俪同善书画者不乏其例,他们既是人生的伴侣知音,更是艺术上的同道者。
传统节日“七夕”之际,山西博物院特推出“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选取赵孟頫与管道昇、龚鼎孳与顾横波等元明清及近现代六对艺坛伉俪书画作品,与观众见面。
这些作品中,书法内容涵盖行、篆、草,笔墨精到,气韵生动,绘画内容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卷、轴、扇等形式一应俱全,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尤其展品背后那一段段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倾倒,心向往之。
翰墨赋情,伉俪情深。
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6日-2023年12月17日
展览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作为大唐的东都,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和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尤其是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改洛阳为神都,广修宫苑、凿窟礼佛,对外来文化实行开放包容政策,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当时的神都洛阳,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八方朝贡,万国来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之一。展览通过100余件/组精品文物,勾勒唐代洛阳城的繁华盛景,展现唐人的文化生活,折射盛唐的开放包容。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太原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山西博物院】获取山西博物院/青铜博物院门票预约入口、了解预订须知、票务须知、交通指南、开放时间、参观须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