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西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最新公告

导语 2020山西省高中开始进行改革!那么从2020秋季开始普通高中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需要修多少学分呢?

  (一)课程类别与科目

  1. 类别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课程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2. 科目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具体学分安排见表1。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

  表1 课程学分结构表

科 目

学 分

必 修

选择性必修

选 修

语 文

8

0-6

0-6

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

数 学

8

0-6

0-6

外 语

6

0-8

0-6

思想政治

6

0-6

0-4

历 史

4

0-6

0-4

地 理

4

0-6

0-4

物 理

6

0-6

0-4

化 学

4

0-6

0-4

生 物 学

4

0-6

0-4

技 术

信息技术

6

3

0-9

0-2

通用技术

3

0-9

0-2

艺 术

音 乐

6

3

0-9

0-2

美 术

3

0-9

0-2

体 育 与 健 康

12

0-18

0-4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8

6

其他

2

劳动

志愿服务

6

2

其他

4

总 计

88

≥42

8

≥14

  说明:(1)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2)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3)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二)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要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机联系,符合学科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以及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学生修满必修学分达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分类分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为每位学生发展奠定不同基础。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建议见表2。

  表2 课程内容安排建议表

科目

必修(88学分)

选择性必修(42学分以上)

选修

14学分以上)

内容

学分

内容

学分

语 文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8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6

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数 学

预备知识、函数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8

数列、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计数原理、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6

外语(以英语为例)

英语1、英语2、英语3

6

英语4、英语5、英语6、英语7

8

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与社会” “政治与法治” “哲学与文化

6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6

历 史

《中外历史纲要》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6

地 理

地理1、地理2

4

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6

物 理

必修1、必修2 和必修3

6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和选择性必修3

6

化 学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6

生物学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4

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6

信息

技术

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

3

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

6

通用

技术

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3

工程设计基础、电子控制技术、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6

艺术

音乐

音乐鉴赏

2

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

6

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中选择18课时

1

美术

美术鉴赏

1

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中继续选择修学

6

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中选择36课时

2

体育与

健康

体能1个模块、健康教育1个模块、运动技能系列10个模块

12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6

其他

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每学年不少于一周

2

劳动

志愿

服务

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

2

其他

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4

  四、课程管理

  (一)学制课时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每课时按45分钟计,每周35课时。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时长,但应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必修内容原则上按学期或学年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原则上按模块设计。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是否分学段安排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确定。各学校在《学科教学周课时安排建议表》(见表3)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科目内容及学制课时整体安排,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具体周课时安排。

  表3 学科教学周课时安排建议表

科目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上

高三下

语 文

4

4

选择性必修每周0-4课时,选修课时自主安排

学校自主安排各学科课程课时

数 学

4

4

外 语

2

2

2

选择性必修每周0-4课时,选修课时自主安排

思想政治

2

2

2

历 史

2

2

选择性必修每周0-4课时,选修课时自主安排

地 理

2

2

物 理

2

2

2

选择性必修每周0-4课时,选修课时自主安排

化 学

2

2

选择性必修每周0-4课时,选修课时自主安排

生 物 学

2

2

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对应必修学分足额安排课时。其课时学校自主安排

学校自主安排各学科课程课时

通用技术

艺术

音乐

音乐、美术对应必修学分足额安排课时。其他课时学校自主安排

美术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2

2

其他课时学校自主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由学校统筹规划,以集中或分散形式安排

社会

实践等

每学年1周

劳动

志愿

服务

三年不少于40小时

其他

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安排

学校在保证学生获得的选修学分大于或等于14学分前提下,自主安排其他选修课时

周课时合计

周课时总量不超过35课时

  (二)学分认定

  根据各学科科目内容的设计特点计算学分。1个模块为36课时计2学分、18课时计1学分;以专题、主题或任务群方式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18课时计1学分。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分认定考试(考核)的内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确定;考试(考核)方式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安排。必修学分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认定,选择性必修与选修学分采取即学即考的方式认定。经学习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允许重修和补考。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学分认定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学分认定工作规范有序。

  (三)学生选课

  实施新高考改革后,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按照高考改革总体方案,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特长及高校各专业招生基本要求,从相关科目中自主选择确定。

  实施新高考改革前,按照现行高考考试科目组合,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学”两个科目组中自主选择其中一组。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开设方案供学生选择。每学科每学段可以开设多个选修模块,部分课程可以跨时段选课,允许特殊原因的学生跨年级选课。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太原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入学】可获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入口,招生政策(幼升小/小升初),报名指南,摇号查询入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